本报讯(记者朱汉斌)6月10日,在国家生长革新委等多个部委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19家国家级学(协/商)会、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广东省人民政府配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生物工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广州开幕。
会上,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学术代表和智库专家配合宣布《推动全球生物经济生长的珠江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我们在迎来生物经济时代曙光的同时,也应看到生物经济的生长还面临技术瓶颈、科技壁垒、伦理思考、生物宁静、应用成本和区域协同等诸多灾题,需要配合面对和解决。为此,要告竣五个行动共识:构建全球生物经济合作圈;促进生物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提升全球生物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全球范围生物经济的战略研究;建立具有区域特色、引领创新的生物工业智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体现,大会的举办促进了具有优势的科研院所与生物企业的合作,积极培育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龙头企业,加速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大会还加强了国家生物工业基地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整合资源、集约生长,促进了工业界与科技界的联系。”
在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功效基因组学主任托马斯·金格拉斯等发表了主旨演讲,配合探讨生物经济领域的尖端科研偏向和前沿创新趋势。
本届大会以“迈向生物经济新时代:创新、造福人类、可连续生长”为主题,设有高层论坛、专业分论坛、结果展示、项目路演、产融对接、专题科普、信息宣布等活动,展现生物领域最新生长态势。十多位国内外院士、上千位国际知名的生物领域专家,在3天的会期内同谋生物工业生长大计。
据悉,本次大会参展企业和与会嘉宾国际化比例创历史新高,分别到达25%和30%。论坛还首次设立一对一项目对接平台,300家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拟开展面劈面产融合作洽谈,计划对接项目4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