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生长,但同时也面临着职业病的严峻形势与挑战。加强职业病工伤预防和保障事情,关乎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宁静。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职业病预防和保障机制》的提案。
据国家卫计委每年宣布的职业病陈诉人数,截至2013年底,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陈诉职业病83.4万例,其中累计陈诉尘肺病例74万例、陈诉职业中毒5.1万例。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病问题具有实际总量底数不清、新增病例连续攀升、尘肺病高居发病榜首、农民工成主要高发群体等突出特点。
张明华委员体现,当前预防职业病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政府部门多头监管,执法主体不明,预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职业病防治的功效无法得到最洪流平发挥。其次,用人单元预防意识淡薄,投入不力、甚至故意不作为。“由于缺乏监管,主动积极预防的用人单元并不是很多,及时投入相关防护设备和用品不到位,更有甚者,接纳岗位轮换制聘用农民工,一旦发现染上职业病就将其辞退。”张明华说。
为此,张明华委员建议,职业病防范涉及安监、卫生、人社、财政等多个部门,要凭据现有的执法规则和相关文件精神,完善顶层设计,从而将执法和预防、鉴定、保障等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一个统一的权威执法部门,标本兼治。
张明华认为,要完善预防机制,着眼于防患于未然。强化用人单元职业病预防主体责任,把加入工伤保险作为保障职工职业宁静的一项强制制度,督促用人单元加大职业病预防的资金投入敦促用人单元做好劳动宁静文化建设事情,扩大工伤保险基金用于职业病预防的资金支出比例,规定有明确的资金支出项目、使用范围、支付规定,并进行定期检查审核,为职业病预防事情提供富足保障。
张明华还建议,要强调政府责任,保障笼罩全部患者。强制目前所有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用人单元加入工伤保险,借鉴社保领域其他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方式,切实保障目前已经罹患职业病群体的权益,在高危行业、企业建立专门的赔偿基金,还要建立职业病预防机制,通过强化源头治理,努力降低职业病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