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草甘膦制剂中,水剂还是占绝对多数,而且30%草甘膦水剂(41%异丙胺盐相当30%草甘膦酸)占66.5%,其他的制剂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个体新增品种也是去年年初挂号的。在第三届中国草甘膦工业生长岑岭论坛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掩护研究所的陈福良先生透露了上述信息。
农业部第1158号通告以后,我国草甘膦混剂挂号品种有所增加,占新挂号品种的4.2%。由于草甘膦和大多数的除草剂混用,没有增效作用,或只有拮抗作用,所以可混用的品种比力少。据陈福良介绍,新增挂号与草甘膦混用的除草剂只有24-滴、2甲4氯、麦草畏、精吡氟禾草灵等少数几个品种。
农业部对挂号的品种规范化后,原来的差异规格的制剂到达30个以上,现在新增挂号的规格在15个左右,降低了约一半。陈福良体现,新增的挂号品种水剂主要有30%(41%异丙胺盐)和46% (62%异丙胺盐),可溶粉剂主要为30、50、58% 3个制剂规格,可溶粒剂主要为75%左右,88%和95%3个规格。
据CCIN了解,本次论坛5月1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由中国化工报社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