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商定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中央企业和国立科研机构开展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而畏主持签字仪式。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纪检组组长李志刚,国资委副秘书长郭建新出席仪式。
王勇在致辞时说,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革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加快转变经济生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王勇体现,经过多年革新生长,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深刻厘革,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十一五”以来,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1.4%,申请专利年均增长35.4%,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加入了15个。2011年,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到达3738.3亿元,同比增长21.4%;研发投入到达2747.2亿元,同比增长43.7%;拥有国内研发机构1994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526个;申请专利6万多项,获得授权专利4万多项,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4万多项,同比增长36.5%;主持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尺度2332个。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38项,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涌现了载人航天、载人深潜、高速铁路、智能电网以及多种高新武器装备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结果。
王勇提出,要以本次签约仪式为契机,站在新的起点,紧紧围绕提升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个要害环节,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一是推动中央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优势互补、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二是联合组织开展国家战略急需的科技攻关,在战略性新兴工业和重大科技计划方面开展多条理研究。三是充实发挥中国科学院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聚集高地的优势,加快创新结果的应用,促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结果向中央企业转移转化。四是联合实施人才生长战略,在人才培养、交流与引进等方面深入合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咨询与需求对接活动。五是共享现有技术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工程化平台等资源,推动中央企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建设研发中心和重大结果转移转化平台。
白春礼在致辞时说,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革新、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生长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国资委所属的大型企业与中国科学院配合面临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光荣使命。这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白春礼体现,中国科学院将与国资委携手推进协同创新,突破创新主体间的界限,实现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紧密融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结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工业培育生长,为国家转变经济生长方式做出扎实的孝敬。双方将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质料、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新兴工业和重大计划方面联合攻关,为国家战略急需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建立平台、结果和知识产权的共享机制,促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结果向中央企业转移转化;联合实施人才生长战略,在人才培养、交流与引进、等方面深入合作,利用中国科学院人才队伍优势和培养机制,资助中央企业培养和引进高条理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联合培养研究生,造就一批懂科技、通管理的主干队伍;组织双方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咨询与需求对接活动,发挥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科学思想库作用;组织院士专家对中央企业科技生长战略、项目实施、研发机构建设等提供咨询与服务。